网站首页 >> 创业经验 >> 正文
简介: “野竹分青霭,飞泉挂碧峰”,出自唐代李白的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》。意思是“绿绿的野竹划破了青青的云气,飞瀑高挂在碧绿的山峰”。 犬吠水声中,桃花带露浓。 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。 野竹

“野竹分青霭,飞泉挂碧峰”,出自唐代李白的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》。意思是“绿绿的野竹划破了青青的云气,飞瀑高挂在碧绿的山峰”。
犬吠水声中,桃花带露浓。
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。
野竹分青霭,飞泉挂碧峰。
无人知所去,愁倚两三松。 


鉴赏:
此诗是李白二十岁以前的作品,风格清丽,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。 


全诗八句,前六句写往“访”,重在写景,景色优美;末两句写“不遇”,重在抒情,情致婉转。 


“犬吠水声中,桃花带露浓。”首联是说,隐隐的犬吠声夹杂在淙淙的流水声中,桃花带着几点露珠。 

“野竹分青霭,飞泉挂碧峰”是如何白话文解说?


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。首句写所闻,泉水淙淙,犬吠隐隐;次句写所见,桃花带露,浓艳耀目。诗人正是缘溪而行,穿林进山的。这是入山的第一程。宜人美景,使人流连忘返,且让人想到道士居住此中,正如处世外桃源,超尘拔俗。第二句中“带露浓”三个字,除了写桃花外,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早晨,与下一联中的“溪午”相映照。 

“野竹分青霭,飞泉挂碧峰”是如何白话文解说?


“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。”颔联是说,树林深处,常见到麋鹿出没。正午时来到溪边却听不到山寺的钟声。 


颔联写的是你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。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走,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;林深路长,来到溪边时,已是正午,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,却听不到钟声。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,暗示道士已经外出。麋鹿喜静,常在林木深处活动。既然时见鹿,可见其幽静。正午时分,钟声杳然,唯有溪声清晰可闻,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。环境清幽,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相衔接。这两句景语又含蓄的叙事:以“时见鹿”反衬“不见人”;以“不闻钟”暗示道院无人。

“野竹分青霭,飞泉挂碧峰。”颈联是说,绿绿的野竹划破了青青的云气,白色的瀑布高挂在碧绿的山峰。 


颈联写的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。从上一联“不闻钟”,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。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——道士不在,唯见融入清苍山景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。诗人用笔巧妙而细腻:“野竹分青霭”用了一个“分”字,用来描画野竹、青霭汇成一片绿;“飞泉挂碧峰”用一个“挂”字,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。显然由于道士不在,诗人百无聊赖,才游目四顾,细细品味起眼前的美景来。所以,这两句写景,即可以看出道远的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,又可以体会到诗人造访不遇,怅然若失的心情。 


“无人知所去,愁倚两三松。”尾联是说,没有人知道道士的去向,我不由自主的靠着几株古松犯愁。

结尾两句,诗人通过问询的方式,从侧面写出“不遇”的惆怅,用笔略带迂回,感情亦随势流转,久久不绝。

 
 

本文标签: 野竹   飞泉   碧峰  

温馨提示:本文是作者 admin 的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和附带本文链接!

12资源网

12资源网

www.12aj.cn

sitemap网站地图

Copyright @ 2019-2024 12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

本站所发表的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转载或抄袭他人作品,带来的后果与本站无关。若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,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

切换白天模式 切换夜间模式 白天返回顶部 夜间返回顶部